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,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,国产suv精二区69,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

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: 首 頁產業發展產業動態 › 正文

奮進自貿港·聯農帶農|海墾草畜產業集團與白沙攜手打造和牛全產業鏈

時間:2025-09-11 09:17:43

  秋日里的白沙黎族自治縣邦溪鎮,青山如黛,稻浪翻金。驅車沿蜿蜒山路駛入大米村委會大石村,一座現代化牧場躍然眼前,六棟藍頂白墻的標準化牛舍整齊排列,圍欄內和牛悠閑踱步,飼料車間里機器轟鳴,工人們正忙著調配營養餐……這是海墾草畜產業集團旗下海墾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海墾和牛公司”)白沙牧場的一景。

  海墾和牛養殖示范基地。

  近年來,海墾草畜產業集團借力海南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政策東風,整合產業資源優勢,將目光精準投向高端肉牛產業,與白沙縣攜手打造和牛全產業鏈,通過“政府+企業+村委會+貧困戶”的深度聯結機制,蹚出了一條“企業盈利、集體增收、農戶致富”的共贏之路,為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本。

  從“政府輸血”到“政企造血”

  和牛產業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

  時針撥回至2017年,海墾和牛公司與白沙縣政府簽訂《和牛產業縣域扶貧合作框架協議》的場景仍歷歷在目。“當時白沙的扶貧任務重,但資源有限,傳統農業抗風險能力弱。和牛作為高端肉牛品種,市場溢價高、產業鏈長,我們看中的是它的‘造血’潛力,政府希望通過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。”海墾和牛公司副總經理宋麗鴻回憶道。

  根據協議,白沙縣政府劃撥扶貧專項資金,重點投向和牛產業扶貧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,海墾和牛公司則負責引進300頭優質和牛種源、450枚和牛胚胎,以及技術管理、市場銷售等方面工作。

  牛舍里的和牛在吃草料。

  “這種‘政府搭臺、企業唱戲、農戶受益’的模式,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各方的責任與收益。”白沙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,項目選址在大米村委會大石村,正是考慮到當地交通便利、土地集中連片,且周邊村莊比較貧困,需要產業幫扶來“破題”。

  2018年,一期項目建成投產后,一組數據讓當地干部群眾振奮:首批引進的和牛經過兩年繁育,不僅存活率達95%以上,更通過精細化飼養,實現了肉質升級,單頭出欄價較普通肉牛高出2倍至3倍。

  “最直接的實惠是分紅。”大米村委會書記馬送林翻開賬本解釋說,按照協議,海墾和牛公司每年將項目利潤的固定比例作為分紅款撥付給村委會,每年平均3萬元分紅款。“這筆錢不是‘撒胡椒面’,而是精準到戶。”馬送林說,村委會將分紅優先用于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,17名貧困戶通過“分紅+務工+技能培訓”實現了脫貧。

  2020年6月,為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,海墾和牛公司與白沙縣再次簽訂《和牛扶貧項目合作協議》,啟動二期項目建設,重點擴建了2棟現代化牛舍,新增存欄和牛300頭,同時升級了飼料加工設備,并配套建設了糞污處理車間。

  “二期最大的變化是‘循環經濟’理念的融入。”白沙牧場場長王書慧指著牧場角落的堆糞棚介紹,牛糞經發酵處理后制成有機肥,不僅用于牧場周邊橡膠園、檳榔園的土壤改良,還以低價提供給周邊農戶,既解決了環保問題,又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。

  至此,一二三期項目聯動形成的白沙牧場已初具規模。據了解,白沙牧場目前已建成6棟標準化牛舍、1個飼料綜合車間、1座堆糞棚及配套辦公區,和牛存欄量從一期的300頭躍升至近1300頭。

  “這里已成為我們公司在海南最重要的種源繁育基地。”王書慧說,牧場通過“自繁自育”模式,每年可出欄優質和牛約390頭,為后續向全省推廣“和牛養殖示范區”提供了種質保障。

  從外出務工到牧場上崗

  家門口就業托起穩穩幸福感

  清晨6時,天剛蒙蒙亮,白沙牧場一期飼養員羊亞仁已經穿上工作服,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。“現在每天工作8小時,月工資4000元,年底還有績效獎金,一年下來穩穩當當能賺5.4萬元。”52歲的羊亞仁是大米村委會大石村村民,2019年入職牧場前,他主要靠種植3畝作物和打零工為生,“作物價格不穩定,一年忙到頭最多賺2萬元,遇到臺風天還得虧本。”

  工人給和牛喂食草料。

  改變始于2018年。白沙牧場一期建設時,優先面向本地農戶招聘,羊亞仁通過技能培訓成為飼養員。“公司教我們給牛測體溫、配飼料,還定期組織獸醫講座,現在我已經是老飼養員了。”羊亞仁說,“現在生活費都有著落,這日子越過越有盼頭。”

  羊亞仁的故事并非個例。白沙牧場在發展過程中,始終將“帶動周邊農戶增收”作為核心目標,通過規范的土地流轉等方式,拓寬農民增收渠道。

  “項目一二期由政府協調土地租賃,總面積約50.62畝;三期我們主動對接農戶,目前已租賃18戶村民的近70畝土地,每畝年租金600元,合約期26年。”宋麗鴻介紹,土地流轉采取“自愿協商+書面合同”模式,農戶不僅能獲得穩定租金,還可通過“家門口就業”賺取勞務費。

  工人用草料機整理草料。

  據統計,白沙縣與海墾和牛公司合作的和牛產業振興項目通過“就業+土地流轉”雙輪驅動,已帶動白沙縣900余人增收,從2018年至今累計分紅738萬元,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81萬元。

  “以前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,現在每年能分到幾十萬元,這些錢用來修路燈、建文化室、補貼困難戶,村民都說‘腰桿硬了’。”馬送林感慨道。

  牛場獸醫檢查和牛的食物與健康狀況。

  “白沙牧場和牛產業的成功實踐,關鍵在于構建了‘政府引導、企業主導、農戶參與’的利益聯結機制。”白沙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,該項目不僅帶來了真金白銀的收入,更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,農戶通過就業學到了現代農業技術,通過土地流轉盤活了閑置資產,通過分紅增強了集體凝聚力,更重要的是,企業和村委會的合作讓村民看到了“跟著政策走、跟著企業干”的希望。

  “我們的目標是讓海墾和牛產業真正成為白沙的‘富民牛’‘振興牛’。”海墾草畜產業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蘭表示,未來將持續加大對白沙牧場的投資力度,擴大和牛養殖規模,建立有機肥廠,踐行種養循環、生態環保的理念,延伸產業鏈條;同時推廣“和牛養殖示范區”模式,帶動更多周邊鄉鎮農戶參與,讓“白沙樣本”輻射至更多鄉鎮,探索出一條可復制、可持續的聯農帶農新路徑,助力海南鄉村全面振興。


  來源 | 海南農墾報

  記者 | 黃薇
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寿宁县| 南漳县| 平舆县| 涞源县| 汝城县| 太康县| 宕昌县| 定州市| 北碚区| 霍林郭勒市| 奇台县| 宾川县| 扬州市| 嘉善县| 敦煌市| 冀州市| 沂源县| 泾川县| 湄潭县| 吉隆县| 万州区| 灯塔市| 峨山| 阳泉市| 金堂县| 五华县| 安顺市| 黄平县| 奉贤区| 分宜县| 乌兰县| 临海市| 海口市| 山阳县| 洞头县| 岚皋县| 武安市| 绍兴县| 平乐县| 普兰店市| 普安县|